close

DSC_0828.JPG    

 

在小編的人生歷程轉折中,2007年參加海科館的「海洋記事本」工作坊是一個很重要的角度,除了自己的視野開展之外,也藉由為期三個月的活動認識到許多朋友,而這些朋友包括之前採訪過的吳宜晏(建築)、陳斌全(影音),而今天則是一位美麗大方的女生,林俐吟,她則是在音樂這個領域持續創作,是生活,也是夢想,不挖出她的故事怎麼可以呢!

 

周四交流夜,請大家進入關於音樂的藝術教育,絕無冷場(小編整個場面Hold住)

 

 


 

小編: 

能簡單地介紹一下自己嗎?你現在的工作是什麼呢,與藝術教育有何關聯? 

 

 

林俐吟(右圖左一) 

大家可以叫我Emily,我是一位音樂創作工作者,目前從事關於影像配樂、編曲和音樂與英文教學的工作,和藝術教育的關聯是我時常需要教導關於音樂即興創作或是創作歌曲與編曲給學生。

 

小編: 

嗯,教學與創作的分野上,的確是兩難。那麼,你覺得藝術創作是什麼? 

 

 

7bb2e6a6.jpg俐吟: 

藝術創作對我來說有兩個層面,第一是精神性的、感性的;第二是關於實際的操作面、理性的。

簡單來說,藝術創作對於我來說是人在面對每個他想探索的領域中去理解,鑽研之後,透過感受與內化而產生出來的一個思維與創造。

而這個過程是需要透過個人自身的感受力與觀察力,在一種空的狀態中找尋到一絲的靈感,有時候是天來一筆(笑),有時候則是在不斷的嘗試與做當中得到,然後將這個靈感付諸於實際的「創造」出來成為一項作品。 

 

這個創造的過程則是需要透過理性的架構與編排,像是在進行一個科學實驗,也去驗證這個靈感是否可以執行出來,往往在這個層面靈感是會被受到挑戰的,然後經過修改調整之後,一個藝術作品則會慢慢的成型,所以對我來說,藝術創作就是這樣的理性與感性的結合。

 

小編:

另外再談談,藝術教育應該有什麼功能?

 


林俐吟:

第一是引導,藝術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不應該是告訴學習者什麼才是對的,而是去分享他的經驗與方法,用引導而不是教導的方式來引領學生探索她們自己的可能性。

 
其二,則是感受,藝術教育要做的我認為不是只有看別人的作品或是探究偉大的藝術家與歷史而已,藝術教育最重要的應該是開發學習者對自己本身和周遭世界的連結力與感受力。

第三個部分則是開放,藝術教育不應該要有標準答案,反之則是提供一個開放的空間讓學習者透過藝術創作的探索當中,去打破個人自身的框架並看見每一種可能性的創造,就如大自然本身的創造與開放,沒有哪一朵花是比另外一朵花美的,因為每一朵都有它的獨特性。藝術教育的功能,我認為就是要透過藝術創作讓學習者有這樣的胸襟與開拓。

 

 

小編:

你還記得接受藝術教育的時刻嗎?受到哪一位藝教工作者的影響?

 

 

林俐吟:

記得呀!那時候第一次被引領到大自然裡面去感受每個花草的造型與顏色。感受到宇宙萬物都是一種藝術創作的成品感到深深的感動。


也記得看見每一位我教過的孩子,他們第一次再陽光下看到自己的影子興奮的開始舞動起來--對於我來說這些都是帶給我關於藝術創造的一個新的視野與方向。

至於影響,Mother NaturePhillip GlassOsho賴聲川這些藝術工作者都給了我很多想法。

 

 


 

很高興林俐吟為我們分享那麼多她一路走來的經驗,她很開放性地看待藝術教育,並且舉了許多例如幫助我們了解。這裡小編也提供她的一些作品連結(點此收看),希望大家喜歡,陪伴大家有個舒服愉悅的音樂交流夜。

 

趁著這曲動人,小編與大家道聲晚安,我們下周四再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mingla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